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城乡规划
3.0.3 盾构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应根据盾构类型、地质条件和工程实践制定。 7.8.6 气压作业前,开挖仓内气压必须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建筑施工 市政公用 建造师 施工与质量验收 城镇道路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
3.0.27 连铸工程设计严禁采用淘汰的连铸生产设备。 4.1.6 吊运钢水包及装有钢水和满罐液渣的中间罐时,必须采用铸造级桥式起重机。 4.4.8 车间内邻近钢水、钢坯、液体炉渣等高温热辐区的平台梁柱、吊车梁、厂房柱及其他建(构)筑物等,必须采取隔热防护措施。 7.1.1 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铸机应按二级负荷设计,宜单独设变电所(电气室),宜由两路高压电源(不同母线段)供电。 2 当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电源应带动全部负荷正常工作。 3 基础自动化、过程控制自动化的可编程序控制器、人机接口、服务器、通信网络设备应由不间断电源供电。不间断电源宜采用共用方式。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勘察设计
4.6.11 产生化学、放射、微生物等有害气溶胶或易燃、易爆场合的观察窗,应采用不易破碎爆裂的材料制作。 5.5.6 在回、排风口上安有高效过滤器的洁净室及生物安全柜等装备,在安装前应用现场检漏装置对高效过滤器扫描检漏,并应确认无漏后安装。回、排风口安装后,对非零泄漏边框密封结构,应再对其边框扫描检漏,并应确认无漏;当无法对边框扫描检漏时,必须进行生物学等专门评价。 5.5.7 当在回、排风口上安装动态气流密封排风装置时,应将正压接管与接嘴牢靠连接,压差表应安装于排风装置近旁目测高度处。排风装置中的高效过滤器应在装置外进行扫描检漏,并应确认无漏后再安入装置。 5.5.8 当回、排风口通过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建筑施工 主体结构 施工与质量验收
6.1.5 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应采用压力排放,排放管上必须设置计量仪表。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勘察设计 建筑环境与节能
1.0.6 施工所用的材料、设备和构件,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及有关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并应具有合格证明。 4.5.2 井筒穿过煤与瓦斯突出地层时,必须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应采取防治突出措施,并应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同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5.1.4 采用特殊法施工的井筒,在冲积层中严禁预留或后凿梁窝。井梁的安装应采用锚杆固定或其他不破坏井壁的方法。单层井壁的锚杆深度不应超过井壁厚度的3/5,双层井壁的锚杆深度不应超过内层井壁厚度的4/5。 5.2.6 穿过马头门、硐室、巷道的冻结管与地层之间的环形空间必须封堵充填,充填长度自马头门、硐室、巷道顶板向上不应小于100m。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矿山冶金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建筑施工 工程管理与房地产 施工管理 项目管理
4.2.11 负压屏障环境设施应设置无害化处理设施或设备,废弃物品、笼具、动物尸体应经无害化处理后才能运出实验区。 4.3.18 应有防止昆虫、野鼠等动物进入和实验动物外逃的措施。 6.1.3 屏障环境设施的净化区和隔离环境设施的用水应达到无菌要求。 7.3.3 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所有设置互锁功能的门应处于可开启状态。 7.3.7 空气调节系统的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连锁,并应设无风断电、超温断电保护及报警装置。 7.3.8 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应接地。电加热器前后各800mm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部位的管道和保温材料,必须采用不燃材料。 8.0.6 屏障环境设施应设置火灾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勘察设计 建筑施工 主体结构
4.1.3 构架柱底段就位后,必须及时进行接地连接。 4.3.4 支架就位后,必须及时进行接地连接。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建筑施工 水利电力 电气工程师 建筑设备 施工与质量验收
公路工程行业标准(JTG) 道路桥梁 城镇道路交通
公路工程行业标准(JTG) 道路桥梁
水运工程行业标准(JTS) 水运工程
铁路工程行业标准(TB) 铁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