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2 废浆必须循环利用。 10.2.15 生活饮用水管道不得与非生活饮用水管道直接连接。 10.2.17 生产和生活、厂内和厂外的用水应分别设置用水计量器具。 11.3.5 蒸汽动力源输送到集中配汽站的管道上应设置安全泄放装置。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勘察设计 建筑师 建筑设计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勘察设计
1.0.5 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及Ⅵ度以上地区的坝高超过200m或库容大于100亿m的大(1)型工程,以及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及Ⅶ度以上地区的坝高超过150m的大(1)型工程,其场地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其对应的设计烈度应依据专门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确定。 3.0.4 根据专门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其设防依据的工程,其建筑物的基岩平坦地表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代表值的概率水准,对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的壅水和重要泄水建筑物应取100年内超越概率为0.02;对1级非壅水建筑物应取50年内超越概率为0.05;对于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其他非甲类的水工建筑物应取50年内超越概率5为0.10,但不应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勘察设计 结构工程师 结构设计
3.2.2 生产区活禽入口、废弃物的出口与产品出口应分开设置,活畜、废弃物与产品的运送通道不得共用。 4.1.2 屠宰与分割车间非清洁区与清洁区的人流、物流不应交叉,非清洁区与清洁区的出入口应分别独立设置。 4.5.5 产品冻结采用制冷速冻装置时,制冷速冻装置应设在单独的房间内。 4.6.2 屠宰与分割车间非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清洁区生产人员的卫生与生活用房应分开布置。 4.7.3 当氨压缩机房同车间贴邻时,应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 5.3.1 冻结间、冷却间内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同品种水泥不得混
6.2.3 化成工序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 当采用闭口化成工艺时,每个电池应被安全器具隔离或每台设备都具有独立的排风隔火装置;房间内应设置全面排风和事故排风; 2 当采用开口化成工艺时,每个电池应设置独立的抽真空排气装置;房间内应设置事故排风。 6.2.5 甲、乙类电解液储存间及配送间应靠外墙布置,应设置防泄漏设施、泄压设施,并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防静电地面。 8.6.4 电解液暂存间至注液机管道应有防泄漏措施,电解液供液主管路上应设置紧急切断阀。 9.3.3 电解液暂存间和注液间应设置事故通风系统,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 9.3.9 氮甲基吡咯烷酮(NMP)的排风系
5.6.24 电解车间主厂房应采取防止雨水、地面水和地下水进入措施,集水坑、排水点严禁设置在电解车间主厂房内。 6.1.11 在地下室或竖井等地下空间,存在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氯气、二氧化硫、六氟化硫等气体时,必须设置相应的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及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6.4.7 熔体镁高温作业区域和运输通道,严禁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 6.4.10 镁锭表面抛光处理,必须设置单独厂房。
13.3.4 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监测,实施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与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必须进行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和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及地面的沉降监测。 13.3.9 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直到沉降达到稳定标准: 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 2 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 3 加层、扩建建筑物。 4 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 5 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
勘察设计 岩土工程师 地基基础规范 广东省
水运工程行业标准(JTS) 水运工程
城镇建设工程行业标准(CJJ)
水利行业标准(SL)
公路工程行业标准(JTG)
能源行业标准(NB)
附件: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行为,维护发包人和勘察人、设计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及《工程勘察收费标准》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第二条 本规定及《工程勘察收费标准》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项目的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第三条 工程勘察设计的发包与承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发包人有权自主选择勘察人、设计人,勘察人、设计人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委托。第四条 &
工程造价
文化建筑
水利水电施组
目录:效果图 立面分析 技术图纸
居住建筑
目 录第一章 指导思想与实施目标………………………………3第二章:编制说明……………………………………………4 第三章:工程概况……………………………………………5第四章 施工部署……………………………………………11第五章 施工准备……………………………………………13第六章 主要施工方法………………………………………14第七章 主要物资计划………………………………………39第八章 主要施工机械计划…………………………………40第九章 主要劳动力安排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