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方案
1 编制说明1.1 地质情况花石崖2#挠曲从右岸山坡高程1150~1200m穿过,走向NE30°,分布于大荞地组中段(T3dq2)地层中,挠曲宽高30~50m,向坡里水平深度30~55m。因挠曲内岩层倾向坡外,表部卸荷作用较强,另有倾坡外的层间剪切带、缓倾角断层、岩层面等不利边坡稳定的结构面发育,对边坡的稳定与变形不利;在花石崖2#挠曲施工过程中,现场发现挠曲部位新增3#潜在不稳定块体,该块体前缘为阶梯状陡坎临空,稳定性较差。经研究决定对块体进行处理,为此我部根据设计要求特编制2#挠曲3#不稳定块体专项施工方案。1.2 依据《关于对2#挠曲3#块体进行处理的通知》(文件编号:长金设
岩土施工方案
抗浮锚杆施工方案2.1.1抗浮锚杆设计概况本工程设计的抗浮锚杆为永久性无预应力锚杆,完整的抗浮锚杆是在基础底板下土层内形成有效直径150mm、有效长度大于9.5m的锚杆,锚杆有效长度内设置4个承载体,此结构组合可防止地下水回升对建筑物上浮而产生破坏力,以达到永久抗浮之目的。2.1.1.1抗浮锚杆结构设计主要参数除主楼(塔楼)外,本工程抗水板、1200mm厚筏板和下沉广场抗水板部位,地下室底板下均设抗浮锚杆,锚杆间距大多为2.1X2.1m设置,单根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350KN。锚杆材料为M30水泥砂浆。抗浮锚杆约15124M。基坑开挖后现场先作实验锚杆确定抗浮锚杆抗拔承载力。钻孔体锚孔直径150
地下室占地面积约37500㎡,设计地坪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0.70m,抗浮水位绝对标高为36.00m~39.00m之间,地下室筏板顶标高25.22m,筏板厚700mm,设计采用抗浮锚杆抗浮,锚杆间距为1.8m,单根锚杆设计指标见表1。锚杆成孔采用地质钻孔机干成孔,锚孔灌注结石强度不低于M30水泥净浆,水灰比为0.45~0.5,并加8%~12%的膨胀剂及一定量的钢筋防腐剂。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大型交通、市政、水利、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纷纷上马,基坑工程越做越大,越做越深,尤以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难度越来越大,超深基坑的施工已成为这些重要工程基础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深基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开挖设备的选型、开挖工艺、基坑降排水、施工监测及基坑信息化施工等多项内容,从研究的角度它涉及地质水文、岩土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多门学科。
岩土施工工艺
钢结构 施工方案
机械行业标准(JB)
结构计算表格
岩土节点详图
3.1.1 新建或改造的高炉必须设置喷煤设施。 3.7.1 制粉系统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除无烟煤外,混合煤、烟煤制粉系统必须按惰性干燥气设计。 2 按惰性干燥气设计的制粉系统可采用下列流程: 1)烟气直排式制粉流程; 2)烟气自循环式制粉流程。 3 在烟气直排式制粉流程中,宜采用烟气炉烟气和热风炉烟气作为惰性干燥气。 4 在采用烟气自循环式制粉流程时,烟气管道系统上应设置调节装置。 5 制粉系统宜采用一级负压布袋收粉系统。 3.7.2 在系统工况下惰性气氛的最高允许氧含量应符合表3.7.2的规定。 3.7.5 磨煤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原煤仓至磨煤机之间应设置密闭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矿山冶金
3.1本工程锚杆桩设计共约8152根,锚杆桩孔径≥150mm,本工程抗浮锚杆采用定长进行控制,MG1长度为19.5米;MG1a和MG2长度为17米,MG3长度为16米。抗浮锚杆的最小有效长度不得小于8m,抗浮锚杆进入中风化花岗岩层的深度不小于3m,亦可停止钻孔。抗浮锚杆MG1轴向拉力特征值为340KN;MG1a和MG2轴向拉力特征值为280KN,MG3轴向拉力特征值为250KN;3.2本工程锚索为非预应力钢绞线,共约3027根,锚索采用定长进行控制,MS1长度为19.5米;MS2长度为18米,MS3长度为17米。抗浮锚索MS1轴向拉力特征值为340KN;MS2轴向拉力特征值为300KN,MS3
建筑监理细则
建设场地位于义乌市廿三里街道,雪峰•拨浪鼓广场(B和A-1)地块基坑内,需采用抗浮加固区域总面积约24405.30m2。拟建地下室底板厚度为500mm,承台厚度约为1300mm(具体按验槽确定),承台顶与底板顶部齐平。抗浮范围:主楼以外的轴线均布置岩层抗浮锚杆。详细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标高在(黄海高程)64.49~65.80m之间,基坑开挖后抗浮区域地下室底板处的净浮力标准值为6~17kPa。为保证地下室及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必须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抗浮处理。......
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12.编制依据 13.编制范围 3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 41.工程概况 41.1.工程概况 41.2.项目建设及服务单位 61.3.工程范围 61.4.承包方式 71.5.周边环境 72.支护设计概况 92.1.基坑设计概况 92.2.边坡设计概况 102.3.支护结构分布情况及施工顺序 132.4.施工顺序要求 15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153.1.地形地貌 153.2地层岩性 153.3.水文地质条件 164.场地不良地质现象 165.施工目标 165.1.工程质量 165.2.职业健康安全 165.3.文明
岩土施组设计
岩土工程图纸 岩土节点详图
三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固,采用强度等级为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的水灰比为1:1,水泥掺量为20%,桩体要求有良好的止水性,其渗透系数≤1.0x10-7cm/s,28d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 为0.8~1.0MPa,桩体垂直度≤1%。 注浆压力分别为水压20~25MPa、气压0.7MPa、注浆压力4 MPa,提钻速度10~20cm/min,旋转速度20r/min,注浆量为48L/min。
安全文明施工
铁路工程行业标准(TB) 隧道锚杆标准
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