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
目录第一篇 施工技术方案一. 综合说明二. 我公司承建本工程的优势三. 编制依据四. 工程概况五. 本次工作范围六. 施工管理目标部署七. 施工总平面布置八. 施工准备九. 施工进度计划十. 工作范围内的系统简介十一. 主要施工做法和技术措施第二篇 进度计划安排和资源配备一. 进度计划安排二. 管理组织架构配备三. 劳动力配备计划四. 施工机械配备计划五. 检测试验和仪器配备计划六. 材料设备组织计划第三篇 施工部署一. 现场布置和临建安排二. 深化图纸的工作部署三. 施工流水作业安排第四篇 各项保证措施一. 质量体系与质量保证措施二.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三.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四. 施工现场环境
电气给排水施组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造价
01 当前工程质量基本形势02 土建与安装工程配合管理03 几点思考
不锈钢管道施工技术交底(19页)
电气给排水交底
岩土施工工艺
交底内容: 明确路基箱涵、通道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参数,以及施工质量检测标准、频率,规范箱涵、通道作业施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有1-4.0m×2.8钢筋混凝土箱型涵7道,总长288.75米,与主线夹角均为90°。地基允许承载力分别为150KPa或160Kpa。铺砌及隔水墙石料强度不小于MU30;进、出口均为翼墙,涵台基础为C20素砼,箱身为C30钢筋砼,翼墙为C30钢筋砼,洞口铺砌为C20素砼,锥坡为M7.5浆砌片石。有1-6.0m×4.1钢筋混凝土箱型涵3道,总长112.45米,与主线夹角均为90°。地基允许承载
岩土技术交底
技术员工作流程一、 开工前技术员工作(一)识图和审图1.识图阶段,程序如下:1) 先粗后细:先看平面、立面、剖面,再看细部的做法。2) 先小后大:先看小样,后看大样。3) 先建筑后结构:先看建筑图,后看结构图,要核对建筑图和结构图的轴线位置是否相符,有无矛盾。4) 先一般,后特殊:先看一般部位和要求,再看特殊部位和要求。5) 图纸和说明综合:图纸和总说明及图中的细部部位要结合起来看,注意图纸和说明有无矛盾,规定是否明确,要求是否可行。6) 土建和安装结合:先看土建图时要参看安装图,在安装图上有的,土建图上有没有表示,尤其是预埋件、预留洞,尺寸更要核对清楚。7) 图纸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熟悉图纸
其他施工资料
建筑政策
岩土技术交底 CFG桩安全交底
交底目的:为确保水电前期预埋、预留工程质量,为下步安装工程顺利进行打好基础,特做此技术交底,提高参建专业人员思想认识,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交底要求:要求总包单位水电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本工程图纸及设计要求,熟悉相关水电规范图集,熟练掌握本工程所涉及的水电相关材料的施工工艺标准。通过本次技术交底,在作业中若发现违规施工,责令现场立即整改,拒不按要求整改的,进行经济处罚,并停工整改,直到监理、建设单位专业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交底内容:一、接线盒、配电箱、等电位箱、套管预留1、熟悉掌握水电等专业图纸设计要求、及建筑标高、平面、隔墙、门窗、预留洞位置的精确尺寸,搞好主体工程中接线盒、
电气给排水交底 水电预埋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材料:木制模具、钢制预留套管、钉子、石笔、铁丝、海棉条、401胶水、脱模剂、电焊条等。2.机具:电、气焊工具、手枪钻、台站、电锯、墨线、钢板尺、水平尺、卷尺等。3.作业条件:3.1现浇整体混凝土墙体、梁、顶板上的钢筋已安装完毕。3.2地面标准控制线及墙体坐标控制线已给定。3.3管道种类、位置及管径尺寸,图纸上已标注清楚,不清楚的安现场实际做法预留。二、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制作模具→模具刷脱模剂→放线标记→模具安装→套管安装→复核检查。2.墙体、梁套管孔洞预留预埋2.1墙体孔洞采用木制模具,墙体预留套管采用钢管制作。2.2墙体孔洞及钢制套管制作尺寸参照表1:墙体预留孔
电气给排水交底 套管预留交底
安全文明施工 绿色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
BIM
技术交底 资源合集
岩土施工工艺 岩土培训讲义
先清除边坡底部的岩渣、浮土,凿毛光滑岩面,防止出现失脚现象,先填补坑凹,使坡面大体平整。对框格梁横、竖梁位置进行放样,且应带线拉直,根据测量放样的点位,对边坡进行再次修整,过高则用风镐凿除,过低则用浆砌片石嵌补,如遇较大裂缝,可采用灌浆或勾缝处理,以保证边坡的顺直、平台的宽度。完成后开挖竖、横向肋柱坑槽,保证开挖深度。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一般路基(边坡高度<20m)边坡坡率,根据路基填土高度分段:自上而下,0m~8m边坡坡率为1:1.5,8m处设2m平台,次级边坡坡率为1:1.75,坡脚与排水沟内边缘设宽1m的护坡道。地表自然横坡陡于1:1.5的斜坡地段(包括纵断面方向),原地表须开挖成向内倾斜2~4%的反向边坡台阶,台阶2~4m,当覆盖土层厚度小于2.5m时,须清除表层覆土,并在基岩上挖反向台阶,以确保路基稳定。纵、横向填挖交界处易产生沉降不一形成裂缝部分,均采用挖土质台阶及超挖回填并设置土工格栅(TGSG5050)进行压实处理。为减小地下水对路基的破坏,在填挖交界处设置60×60cm横向盲沟,并与挖方路段纵向盲沟连接
混凝土集中拌合站拌制,要求混凝土按规定的时间准时进入施工现场。混凝土罐车进场前,施工队组织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保证混凝土罐车作业面及混凝土运输车量顺利通行。拌合站保证混凝土运输的连续性。
市政工程技术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