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概述 31.1编制依据 31.2编制目的 31.3适用范围 31.4气象资料 31.5、工程概况 32.施工方案 32.1 拌和站保温 32.2混凝土施工 32.3测温 33拌合站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4冬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4.1冬季施工安全一般规定 34.2冬季施工领导值班制度 35 环境保护措施
道路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 总体概述 11.1. 编制依据 11.2. 工程概况 11.3. 桥梁维修概况 1第二章 施工准备 42.1. 管理组织机构 42.2. 人员准备 62.3. 设备准备 72.4. 技术准备 72.5. 维修材料技术指标 8第三章 关键技术、工艺施工方法 103.1. 桥梁维修方法 103.2. 维修施工步骤 123.3. 混凝土破损、钢筋锈蚀修补 123.4. 裂缝修补处理 153.5. 支座顶升 173.6. 支座更换及脱空维修 193.7. 梁板铰缝注浆 213.8. 伸缩缝维修 223.9. 植筋 223.10. 桥面灌缝修补 253.11. 桥面坑槽病害修补 253.12
桥梁施工方案 公路道路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 工程施工测量 2第二章 钢结构及膜结构安装测量 18第三章 沉降变形观测 22第一章工程施工测量(一)平面控制网测设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 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见图1 所示;(3) 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图1 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4)桩位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钢结构 工程测量
某钢结构厂房吊装施工方案(10页word可编辑)本次钢结构主体吊装由于G轴第5、6线,F轴第5、6线,E轴第4、5线的承台基础暂时不能施工,电炉基础需要马上开挖,为了保证4月30号电炉跨屋面出水,因此不可按原施工组织设计的吊装顺序进行。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先吊装G列2、3、4线,F列2、3、4,E列1、2、3线九根钢柱及柱间支撑、托架、屋架、天窗、檩条及屋面梁,再吊装G列5、6、7线,F列5、6、7线,E列4、5、6、7线10根钢柱及柱间支撑、托架、屋架、天窗、檩条及屋面梁。目录一. 吊装工程概况二. 吊装准备三. 吊装流程四. 吊装顺序五. 钢构件运输六. 钢柱、柱间支撑吊装方法七. 屋架、托
钢结构 施工方案
(1)本工程为某科研交流展示中心展示库和综合管理室,建筑面积16776.8 m2,檐高14.80 m,外廓尺寸为272.950×60.550 m,屋面呈园弧状,有新建铁路进入展厅,±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5.260 m。(2)综合管理室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埋深-3.000 m。(3)展示库采用轻钢网架结构,纵向跨度为8.000 m,横向跨度为60.550 m,C2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埋深-3.300 m,上部均预埋柱子连接螺栓第一卷 编制依据3第二卷 钢结构展厅.5第三卷 施工部署7第一章 (一)工程目标:7第二章 (二)管理组织机构:7第三章 (三)施工部署:10第一节 DS312第
钢结构 施工组织设计
**传媒中心外壳钢结构工程局部地下三层,地上十层,裙房六层。建筑高度:裙房23.6m,主楼54m。
钢结构
中国施工技术指导手册钢结构试行版......
天津钢结构综合施工技术总工介绍PPT
建筑工地培训 钢结构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 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由于钢材的可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
作业指导书
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
钢结构 建筑工程图纸
结构计算分析
钢结构维护保养(一)防腐处理过去对于外露钢材仅仅是喷(刷)两道防锈漆,在使用时也缺乏定期的维护措施,所以这种做法效果并不显著。楼承板采用镀锌,其效果也不太理想。针对这一具体情况,制定了具体维护保养措施:钢梁钢柱和檩条等钢构:采用喷砂结合电动钢刷除锈工艺,彻底除去以前的锈皮和铁锈;采用两遍环氧富锌防锈底漆,干膜厚度为70um,实用量为0.25~0.3kg/㎡;两遍环氧云铁灰厚浆底漆,湿膜厚度为190um,干膜厚度为100um,漆浆:固化剂重量比:100:15。镀锌楼承板:除锈主要采用电动钢刷进行人工除锈,保证做到除锈彻底。对腐蚀较严重的楼承板,采用原子灰加固,找平,待干燥后再采用两遍环氧富锌防锈
目 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2三、测量放线精度要求: 3四、平面控制测量: 7五、高程控制测量: 11六、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放线: 15八、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28九、复核、验线: 32十、新技术的应用: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