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监测及应急预案(32页word可编辑)

基坑施工监测及应急预案(32页word可编辑)

分享会员:靜****ζ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安全

资料介绍

第一节 基坑监测必要性分析及工程概况

一、基坑监测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由于地下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对于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往往难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这就必定要依赖于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首先,靠现场监测数据来了解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第二,可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地下土层、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第三,可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的发生及险情的发展程度,为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充当耳目。

二、基坑支护设计概况

本工程基坑周长约544m,基坑面积17496㎡,基坑开挖深度大面30.8m,基坑支护采用地连墙(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4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形式。基坑北侧及两个地铁出入口考虑地铁1#线等因素,采用了1.2m地下连续墙,其它三侧护坡桩桩Ф1400@1800mm ,桩间高压旋喷桩桩径1.2m。

内支撑采取了双圆环的形式(如下平面图所示),大环避开了塔楼区主体结构核心筒体及外筒巨型柱,为后期主体施工创造了便利条件。

image.png

基坑监测的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及变形、周围地层的沉降、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围护结构内力及变形、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进行跟踪测量,所取得的数据能可靠地反映施工所造成的影响。在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技术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复杂影响,实际情况和理论上常常有出入。在理论分析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监测工作,对于保证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是很重要的。监测的目的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及时的反馈信息,指导、判断施工工艺、工序的合理性,适时调整施工方案,做到预知、消除施工隐患,保证施工安全,实现信息化施工;

2)通过对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观测,以及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计算,进行预测和反馈,决定是否需要对支护结构采取加固措施,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环境的安全;

    3)为设计理论正确性论证及修正完善工作提供大量必要的现场实践数据,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

......

收藏 0

阅读数 510

0

没有下载成功?点这里!

评论: 10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