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考试网:自2025年起,实行固定合格标准,各科目合格线为试卷满分的60%

人事考试网:自2025年起,实行固定合格标准,各科目合格线为试卷满分的60%

发布时间:2025-02-11 09:17:57

作者:湖北省人事考试网

分类:建筑业新闻

近日湖北省人事考试网发布《关于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鄂职改办函〔2025〕1号)。

通知明确:自2025年度起湖北省二级建造师、二级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实行相对固定的合格标准各科目合格标准为试卷满分的60%

湖北省2025年度二级建造师、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时间分别为5月10日至11日、5月24日

去年湖北二建实务科目的合格标准是66分,今年提高到72分,高了6分!

湖北省历年二建合格标准:

2024年:管理60分、法规60分、实务66分(相应科目试卷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和120分)。

2023年:管理72分、法规60分和实务66分(相应科目试卷满分分别为120分、100分和120分)。

2022年:管理72分、法规60分和实务72分(相应科目试卷满分分别为120分、100分和120分)。

2021年:管理72分、法规60分和实务66分(相应科目试卷满分分别为120分、100分和120分)。

2020年:管理72分、法规60分和实务65分(相应科目试卷满分分别为120分、100分和120分)。

原文如下:

image.png

关于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考试计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社局(职改办),省直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人事处(人力资源部),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机构办公室:

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经商有关部门,现就考试计划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已对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作出安排,请各地各单位查询了解。查询地址:https://www.mohrss.gov.cn/xxgk2020/fdzdgknr/qt/gztz/202501/t20250110_534350.html

二、自2025年度起湖北省二级建造师、二级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实行相对固定的合格标准各科目合格标准为试卷满分的60%。我省2025年度二级建造师、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时间分别为5月10日至11日、5月24日。

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各考试组织机构对报考人员在考前、考中、考后运用在线核查、现场核查、协助核查等方式对承诺内容开展核查,对虚假承诺行为和违纪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

四、各考试机构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密切合作,进一步加强考务工作人员培训管理,提升考务组织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确保考试安全顺利实施。

五、各地人社局(职改办)和省直有关部门,应根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计划和考点安排,选派监督巡视员参加考试监督巡视工作。

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1月21日

近日湖北省明确2025年起二建、二造考试合格线固定为满分的60%,以二建实务科目为例,分数线从66分提至72分。面对这一调整,考生需从备考逻辑到应试策略全面升级,方能在更高门槛下突围。

分数线的提升不仅是数字变化,更反映了行业对人才专业能力的更高要求。过去"及格即过"的思路已不适用,新标准要求考生对知识点掌握更系统、应用更灵活。考生需摒弃"押重点、刷真题"的突击模式,转向深度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知识深度:从记忆到贯通

实务科目需突破"知识点罗列"的浅层学习,建立知识网络。例如建筑构造工艺,可通过绘制施工流程图、标注关键控制点等方式,将零散标准转化为立体认知。

建议用"案例反推法":针对历年真题的错题,反向梳理对应的规范条文、计算逻辑,形成闭环理解。

应试精度:从粗放到严谨

单选题:保证90%正确率,容错空间仅剩3题

案例题:按步骤分计算,每个计算环节需双重验算

6分的差距往往存在于细节处。考生需建立"错题代价评估"机制:

推荐采用"双色笔记法",用红色标注易混淆点(如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同地基处理要求),蓝色标记关联知识点,形成视觉记忆锚点。

时间密度:从碎片到模块

基础阶段(3个月):按章节建立知识框架,配套3D施工模拟软件辅助理解

强化阶段(2个月):进行跨章节知识串联,每周末完成1套全真模考

冲刺阶段(1个月):重点突破高频易错模块,每天保持2小时案例精练

制定"三阶冲刺计划":

掌握新形势下的抢分技巧

案例题结构化解题法

采用"题干分解→考点定位→规范引用→分步计算→结论复核"五步流程,确保每个得分点清晰呈现。

例如遇到施工进度计算题,先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再用标号法确定关键线路,最后标注计算过程,避免因跳步失分。

选择题的博弈策略

第一遍:30秒/题,确定80%有把握题目

第二遍:2分钟/题,攻克存疑题目

第三遍:重点检查标记题,运用排除法时注意"绝对化表述"陷阱

建立"三级筛选机制":

组建"5人备考小组",定期进行知识点互考,利用同伴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

每两周进行1次"全真压力测试",模拟考场环境(包括桌椅高度、计时方式),培养临场应变能力。

建立"动态分数线意识",日常模考目标设定在75分以上,为正式考试预留容错空间。

结语分数线的调整实质是行业升级的缩影。考生需以此次改革为契机,将应试准备转化为真正的专业能力积累。记住:新标准淘汰的不是努力者,而是停留在旧模式的备考者。当你的专业储备超越分数线要求时,政策变化反而会成为凸显个人优势的契机。


评论 0

阅读数 221

0

评论: 100

评论